澳门银银河7163

我国矿业发展的七大趋势 

发布时间 :2018-10-09 字体 : I I

 

      近几年来特别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的矿业发展已经显现出一些新的迹象、新的趋势、新的特点,特别是钼作为战略性矿产原材料之一,钼矿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趋势一:矿业法规和政策或进行调整修改

      十八大以后  ,伴随着我国转变增长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去一补一降”,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 ,政府对矿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从矿产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国家加大了矿业领域的优化服务和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取消和下放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达56%,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修改完善十余部地质矿产管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启动了《矿产资源法》修订工作。在6省(区)部署开展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实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开展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建立了由矿业权出让收益、矿业权占用费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等构成的新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体系。

      以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为例 ,按照国务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规定以及《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中的新的安排。2018年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领域只有以下受限制 :采矿权审批登记、探矿权审批登记 、页岩气勘查开采资质条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与储量登记核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条件 、限制稀土矿勘查、稀土矿和钨矿开采新立登记申请、开采黄金矿产资质认定、铀矿资源开采 。这意味着,只要你的公司有资料 、有技术,都可以通过申请在先的方式获得第一类即风险勘查的探矿权。国土资源部门的主要矿政管理职能重点转向“制定行业标准规范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趋势二:绿色发展将成为矿山的基本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以资源节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始终是国土资源工作的主战场。

      2017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 、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作为绿色矿业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钼矿行业也将是一个重点发展的对象 。

      趋势三:战略性矿产将成战略性产业的支撑

      当前新工业革命的孕育与兴起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新兴材料矿产消费 ,为矿业振兴释放出新的潜力 。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近年来,欧盟和美国等大多数发达国家制定了符合自身利益和发展的战略性矿产目录,无一例外的包括“三稀”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比如 ,早在2010年,欧盟委员会在研究全球46种矿产的基础上 ,将14种矿产确定为关键性矿产原材料 ,其中10种主要产自中国,包括钼 、锑 、萤石 、锗 、石墨 、稀土 、钨 、镓、铟、镁 ;美国兰德公司也于2013年发布了《关键和战略性矿产威胁美国制造业的报告》 ,同样确定了14种最需要的关键战略性矿产原材料,定义为难以获得的战略性矿产,其中有11种主要来自中国,包括稀土、钼、钨 、锗、石墨 、萤石 、锑、铟 、重晶石、钒、镁 。

      在我国,2016年11月,国务院批复通过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首次将24种矿产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这24种矿产是: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 、煤炭、煤层气、铀;金属矿产 ,铁、铬、铜、铝 、金、镍、钨 、锡、钼 、锑、钴、锂 、稀土 、锆 ;非金属矿产,磷 、钾盐、晶质石墨、萤石。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制造业结构调整以及产品升级换代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对于钼、稀土、钴、钒、钛等这些战略性矿产原材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显然,未来战略性矿产的市场不容小视 。

      趋势四 :矿山数字化、智能化步伐将加快

      科技创新的加快推进,大数据 、互联网、遥感探测等新技术与矿业交叉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使矿业发展新动能日益强劲,为矿业转型升级 ,实现创新发展开辟了新领域:矿山开采的数字化 、智能化。

      数字化、智能化开采是指以数字化、智能化 、自动化采矿装备为核心,以高速 、大容量、双向综合数字通信网络为载体 ,以智能设计与生产管理软件系统为平台 ,通过对矿山生产对象和过程进行实时、动态、智能化监测与控制,实现矿山开采的安全 、高效、经济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数字化、智能化开采的意义主要在于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我国矿山采掘向安全 、高效 、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增强我国矿业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也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矿山的终极目标。

      我国许多矿山逐步由浅层开采转向深部开采。由于地下矿山的资源禀赋条件、开采工艺、生产流程 、生产装备的差异,以及资源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工作场所的离散型、生产力要素的移动性、生产环境的高危险性等特点 ,形成了诸多难题 ,致使矿山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事故频发 。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提高我国矿山的技术实力,开展矿山智能开采技术研究并逐步推广与实现矿山智能开采就显得尤为重要 。

      趋势五:中国的跨国矿业企业将活跃在世界

      近年来,西方国家重新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西方国家的矿业巨头和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早已占据的资源领地,不断加强兼并和垄断重要矿产资源 。在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做大不应是我国矿山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做大的基础上,做优做强,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大企业,才能在全球矿业舞台长袖善舞。

      需要指出的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投资交易活跃  ,在世界矿业产业价值链条中占有重要份额和地位 。将矿业作为先导性行业,优先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进行矿产勘探、开采 、加工、消费以及矿业投资、交易方面的合作,对促进我国矿业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趋势六:矿文化导致矿业价格持续走高

      缘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过了灿烂的矿业文化与矿业文明 ,如陶瓷文化、青铜器文化、铁冶文化。也正是这种矿业文明促进中国古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中华文明一直站在世界文明的前列 ,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闻名于世的四大文明古国。在西方,煤炭和铁矿矿石等矿产的发现与使用,推动了从使用蒸汽机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随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深度空前发展。而矿产资源的大量使用 ,又促进了现代地质学、矿床学与找矿学的发展。反过来 ,又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

      以钼矿为例,我国钼的选矿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从旧中国唯一的杨家杖子发展到现在有50多个不同的钼选厂、铜钼选厂、钨钼选厂和钼铋选厂 。近年来随着钼行业周期性触底反弹,钼系列产品价格自去年6月低点以来呈大幅上行态势。2018 年上半年,国内市场钼精矿(45%-50%)均价达到1614元/吨度,同比上涨44.75% ;钼铁均价为11.1万元/基吨,同比上涨41.2% 。进入下半年后价格重心进一步抬升 ,截至8月28日 ,百川钼精矿报价已达1860元/吨度,钼价上涨趋势已确立。

      供给收紧叠加需求增加,钼价上行逻辑确立 。从供给端来看 ,国际钼矿资源以伴生矿为主,增量有限。国内钼业由于过去几年钼价低迷,众多中小钼矿山停产,而钼采选 、冶炼环节都是重污染行业,在环保督查持续高压下供给相对刚性,关停产能难以复产,钼供给基本面愈发偏紧。从需求端看,在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 ,钢铁行业的利润维持在高水平 ,在总量受到政策调控的背景下,行业发展转向追求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在此背景下含钼的高性能合金钢 、不锈钢、工具钢等的产量增速显著超出粗钢 ,钼需求迎来了高速增长。

      趋势七:钼矿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猛增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1-8月份,采矿业主营业务收入29296.1亿元 ,同比增长7.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3.25%,为规模以上工业序列中最好,较1-7月提高0.15个百分点。1-8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880.5亿元,同比增长53.2%。

      其中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314.5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较1-7月收窄1.9个百分点 。

      行业方面,据财政部最新数据 ,1-8月份,钢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高,均高于收入增长幅度。

      8月28日,洛阳钼业发布2018半年报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40.6亿元 ,同比增长20.6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1.23亿元 ,同比增长273.89%。洛阳钼业上半年钼、钨 、铜、铌、磷等板块均实现产销增长,受益于上述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涨从而实现业绩大幅增长。

      8月29日 ,金钼股份发布2018 年中报 。2018 年上半年,受益于钼价上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5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加869.10% 。公司钼矿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71亿元,毛利率达到28.44%。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国内钼消费同比增速达15.8%,供需基本面偏紧将对钼价形成有力支撑 ,拥有丰富钼矿储备的企业正成为投资的优质标的 ,随着行业的持续复苏,2018年矿业基金的资产配置也以钼矿为底层资产的产品成为了投资热点。

XML地图